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低碳环保 >

低碳经济将成为陶瓷业再度腾飞新引擎

时间:2017-07-06 00:18 作者: 点击:

更是陶瓷企业没有选择的选择。低碳之风刚刮几年,,却是陶瓷业备受煎熬的几年,一方面,近年来,另一方面,若要进入国际市场,的陶瓷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陶瓷企业,景德镇日报首页
[提要] 低碳经济将成为陶瓷业再度腾飞新引擎:自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也愈来愈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曾因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三高”而饱受诟病的陶瓷产业,更是责无旁贷。为张开怀抱迎接低碳时代的到   自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也愈来愈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曾因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三高”而饱受诟病的陶瓷产业,更是责无旁贷。为张开怀抱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陶瓷行业步入了发展与转型的共存阶段。我国是陶瓷生产古国,也是世界陶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低碳之风能否吹旺千年不息的陶瓷窑火?这是关系到整个行业走向的关键所在,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低碳经济”必将成为陶瓷业再度腾飞的新引擎! - 74271  没有选择的选择   低碳之风刮起之初,一些陶瓷企业也曾以为这只是一个概念或促销的噱头。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是作出了“误判”,低碳其实是一道必过的门槛。在我国陶瓷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3.1倍的大背景下,低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更是陶瓷企业没有选择的选择。   低碳之风刚刮几年,却是陶瓷业备受煎熬的几年,陶瓷企业切身感受到了“内忧外患”的危机。   一方面,在当今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家节能减排措施更加严厉,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纷纷采取了淘汰、搬迁和限制发展等手段,督促产能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不得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陶瓷行业走上低碳发展之路。陶瓷企业大都曾是贡献利税的大户、解决就业的大头,可当祟尚绿色GDP成为大势所趋,在当地政府的眼中,陶瓷企业就由当初抢手的“香饽饽”沦为了烫手的“山芋”,督促陶瓷企业低碳发展就成了势在必行的选择。如在建筑卫生陶瓷的重要产区佛山,众多的陶瓷企业迫于环保压力纷纷外迁,由最初的300多家减少至现在的70余家。此外,社会消费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全民都在提倡低碳,低碳是挽救地球的最为可行的途径已成为共识,消费者对低碳陶瓷产品也越来越青睐,抵制非低碳的产品必将成为消费者的自觉行动。   另一方面,欧盟及一些发达国家为应对低碳经济下对外贸易面临的新形势,正竭力强制推行“碳足迹”标签。“碳足迹”标签对于陶瓷行业的影响非同小可。低碳时代的新生产物“碳关税”会带来国际贸易规则的变革。若要进入国际市场,所销售的陶瓷产品必须取代相关权威部门颁发的认证,必须达到其对陶瓷产品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及其包装的碳含量的强制性要求。说是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好,说是新型的贸易壁垒也罢,“碳足迹”标签认证将是大势所趋,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我国的陶瓷行业在产品质量水平等方面在世界范围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的绿色环保等方面与西方陶瓷强国仍有差距。陶瓷企业只有未雨绸缪,补强在低碳上的短板,方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谋求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首页 1 2 下页 末页[提要] 低碳经济将成为陶瓷业再度腾飞新引擎(2):自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也愈来愈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曾因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三高”而饱受诟病的陶瓷产业,更是责无旁贷。为张开怀抱迎接低碳时代的到   是挑战更是机遇   低碳之风刮过,是盛宴之后的杯盘狼籍,还是春色满园花竞放?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应对举措,在不同的陶瓷企业会有不同的结果。   低碳之风看似将陶瓷行业逼入背水一战境地,实则为传统陶瓷业提供了华丽嬗变的宝贵契机。低碳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节能低碳和产业发展提升是促进关系,它们相辅相成。正如实施“碳足迹”认证,从短期看肯定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到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但从长远来看,它又会倒逼企业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使陶瓷产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考核转向数据化、程序化的管理考核提升,对优化产业链、实现清洁生产、促进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低碳之风愈刮愈强劲,整个陶瓷行业无疑将迎来一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行业“大洗牌”。扑面而来的低碳之风,已经唤醒了一些有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陶瓷企业。行业内关于低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低碳不仅局限于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的节能降耗举措,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陶瓷行业的高速发展,如果总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那这种发展注定是不健康、难持续的。可以预见,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陶瓷业的发展之路都将围绕低碳时代的要求来规划和部署,必有一批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陶瓷企业,会通过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最终会在世界陶瓷业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而部分无法实现转型、低碳发展的陶瓷产业,将失去发展的动力和竞争的能力,最终失去生存的土壤。   也许,我们得慢慢习惯身边的一些陶瓷企业在倒闭、被淘汰,正如任何发展都会面临转型期的阵痛。优胜劣汰,绝非低碳的错,而是许给陶瓷一个绿色的未来,许给陶瓷产业一个满园春色的明天!   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不低碳是等死,低碳是找死。”某些陶瓷企业担心低碳会增加难以承受的成本负担,这种认识使陶瓷行业的低碳浪潮有时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   一直以来,陶瓷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其必然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陶瓷产业无法回避原料、能源、环保这三大问题。事实证明,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创新与升级,能有效破解制约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这三大症结。比如,佛山陶企自主生产的低碳陶瓷薄板,将瓷砖厚度从以往的标准压缩一半多。如果全行业推行这种新技术,每年综合能耗可节约306亿公斤标准煤,相当于节约了3个三峡的年发电量,而节省矿产资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节约水资源分别约占60%、50%和30%。   从这个例子便可以看出,低碳陶瓷所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效益的实现,更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生产陶瓷薄板所节约的原材料及物流成本,都能转换成更高的利润。   低碳发展所隐含的“钱途”,正适合成为陶瓷企业的内生动力。或许,只有这样,我国的陶瓷产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光明前途。景德镇日报首页 上页 1 2 末页
环保小常识 | 环保新闻 | 绿色环保 | 生态环保 | 节能环保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4-2017人人环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鲁ICP备11031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