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低碳环保 >

绿色发展引领硚口老化工区华丽转身

时间:2017-06-10 00:53 作者: 点击:

全区公共绿地面积从2010年的207万平方米增加到66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9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对于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无土地资源的落伍小化工
[提要] 绿色发展引领硚口老化工区华丽转身:◆魏红明叶奇超长江、汉江交汇的武汉,湖泊众多,生态资源丰富,历来注重沿江沿湖区域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文明都市。如何使城市发展同生态资源相 ◆魏红明 叶奇超 长江、汉江交汇的武汉,湖泊众多,生态资源丰富,历来注重沿江沿湖区域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文明都市。如何使城市发展同生态资源相适应、环境要素保护相协调,一直是湖北省武汉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从推动“两江四岸”沿线整治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从区域治理到协同共治,武汉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近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武汉市政府多次调研、走访全市环保工作,推动环境治理深抓落实,从顶层设计到工程治理深刻反思、积极讨论,进一步提出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和土壤防治“三大战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的生态文明新城。 硚口区作为武汉市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集中展现了武汉市多年来转型发展的历程。硚口区依水而兴,因桥得名。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全区面积近42平方公里,区内6座桥梁横跨汉江。近年来,该区通过深入推进汉正街搬迁、化工区腾退、城中村改造等“三件大事”,建立起了“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区直属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全区上下整体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查”“关”“治”“罚”“复”“建”力度,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最终推动区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转型。 ■严守红线:20亿融资开启环境治理新模式 ◆熊璘 汉江北岸硚口段东起晴川桥、西至长丰桥,全长14.5公里,沿线分布中央、省、市企业65余家,滩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既是汉口城市防洪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自然景观资源,然而由于多年来受砂石场的占领和侵蚀,江滩沿线棚屋杂乱、砂石如山、尘土飞扬,各段滩地高程不一,护坡岸线不顺,部分堤段淤积严重,不仅给行洪带来极大危害,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彻底改变汉江沿线面貌,硚口区根据武汉城市整体规划,以全市“两江四岸”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绿色发展为契机,把建设江滩作为引领硚口转型发展的方向标,按照“突出区位优势、激活增值潜力、彰显亲水特色”的思路,全力推进汉江北岸硚口段“水源、水面、水边”和“堤内、堤外、堤坡”的防洪与环境综合整治,以亲水、亲民、休闲、生态的设计理念,建设既能提升抗洪排险能力,又能美化亮化环境的百万平方米的汉江公园。 滩地上不仅建设有临堤彩色沥青自行车道和防腐木亲水步道横向贯穿的绿道和苗圃广场、四明广场、儿童活动广场等7个大型纵向的亲水广场景观,还以“春花秋叶”为主题,种植有1.5万平方米桃花林、1万余平方米银杏林和20余万平方米连片的芦苇荡,在不同季节、不同花期,形成特色花景的美妙景观让市民、游客无论旱季还是汛期,都能享受滨江城市特有的美景,全区公共绿地面积从2010年的207万平方米增加到66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9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跃居中心城区前列。 同时,为加大生态绿化修复和建设,硚口区持续推进境内竹叶海、张毕湖退耕退养工作,实施生态水修复,使水体水质不断好转,目前基本达到功能区划IV类要求。针对化工企业搬迁腾退和土壤修复工作,硚口区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土壤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指导工作,严格落实企业搬迁全程环境监管,安全转移医疗废物、无机盐类等危险废物202.7吨,处置率100%。 近日,湖北首单由政府购买(环境治理)服务项目融资在硚口落地。兴业银行武汉分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向硚口区政府正式授信20亿元,支持该区环境治理领域建设,这笔资金将用于硚口区古田老工业基地综合改造,以修复治理当地污染土壤,首笔融资3亿元已经落地。这一模式的成功,为金融业积极参与地方环境治理与保护探索了新的路径。 ■迁改腾挪:昔日化工区换新颜 ◆熊俊彪 早自2007年起,硚口区就对化工企业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对于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硚口区对其实行计划搬迁;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则通过收购、改制等方式对其转产、关闭或腾退;对于无土地资源的落伍小化工企业,则一律实施关闭。硚口区用了8年的时间,锲而不舍推进“三件大事”改造工程,总计融资38亿元,完成了99家化工企业的搬迁。 与此同时,由硚口区环保局牵头,会同质监、公安、消防、城管等多部门全面开展对“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的整治工作,拆除和改造高污染燃煤设施236台(套),并对辖区150户登记范围涉及煤炭经营的市场主体进行清查,对限期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煤炭销售点依法全部取缔,实现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等多项指标大幅度削减,目前分别达到0.21亿标立方米、0.523吨、3.267吨、0.01吨。 为从源头上保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区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对腾出空间的都市产业园区“腾笼换鸟”,以最严格的生态标准引进、建设重大项目,加强对现有引进项目的环境管理。增设专人负责,并完善日常环境监管,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不仅注重其拉动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其提升城市品质的生态效益,着力助推现代商贸、工业服务业、医疗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坚决控制辖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工业项目“只出不进”,尤其对于居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餐饮等项目,要求其必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设置专用隔油池,外排废水必须进行隔油、隔渣等处理,废弃油脂、餐厨垃圾等固体废物要求单独收集、存放,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随着这一区一批传统企业的退出、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新兴电子行业、服务业的进驻投资。香港新世界、上海复星、广州越秀等在桥口的投资项目都超过百亿元,安都、庞图等一批新兴电子商务和专业服务企业在硚口区加速聚集;瑞典宜家投资3亿欧元,兴建了亚洲最大的家居广场和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落户硚口,凯德古田广场、海尔国际、中建御景星城等一批高端重大项目相继在硚口布局,武汉西部商业中心呼之欲出,由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拥抱蓝天:空气质量改善全市第一 ◆杨海垚 以新《环保法》推行为契机,硚口“以令为号”,掀起多轮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并建立起“政府负责、环保带头、部门协作”的体制机制。先后审议并出台了《硚口区环境保护管理职责规定》《硚口区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硚口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6项重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环境监管执法联动机制、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机制和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各主要成员单位参与、各街道主要负责人配合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区11个街道139个社区各明确1名环保协管员,不断完善网格化响应机制。 全区多方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将空气质量扬尘污染、黄标车淘汰、机动车污染遥感监测、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区域餐饮油烟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纳入硚口区环境保护大检查重点内容,先后50余次组织区环保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委、区经信委、区发改委、区交通大队、各街道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油烟、噪声、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累计受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5253件,做到件件有处置、事事有回音,确保12369热线24小时畅通。 根据全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任务,结合城中村改造、市区两级人民政府承诺整改工作和10件实事的要求等,先后投入213.2万元,完成老旧社区居民餐饮油烟装置改造2132户、餐饮单位油烟治理216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4652台、发放补贴资金857万余元;累计查处冒黑烟机动车914辆;对辖区417家加油、汽修、印刷、包装、家具等企业和门店的挥发性有机物开展了全面调查和重点整治;对各类环境违法企业关停32家、立案30家、处罚20家、处罚金额30余万元,累计征收入库排污费753万余元,强力督促相关企业、单位整改。 同时,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区域环境污染的重点、难点问题——扬尘治理,硚口区政府下大决心,由区空气质量办集中召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单位负责人,逐一明确各方在扬尘污染防治中的主体责任;着力加强道路和各类工地扬尘治理,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改装渣土运输车辆379台,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安装在线视频监控设施19套、喷淋降尘设施13套、扬尘在线监控设施6套;责令相关建设和渣土运输单位进行现场整改违规事项15件,暂扣违规运输车辆75台,扣证112本,封停违规工地43次,罚款人民币43500元。据了解,在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1~8月份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硚口区2016年1~8月份PM10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21.7%,降幅连续在全市排名第一。移动端链接:m.93746
环保小常识 | 环保新闻 | 绿色环保 | 生态环保 | 节能环保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4-2017人人环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鲁ICP备11031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