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环保小常识 >

电子制造企业的有害物质管理模式探讨

时间:2018-05-20 22:32 作者: 点击:

世界各地为了控制电子污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家用电器,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制造企业,如果上游制造商没有提供材料所含有害物质的相关信息,可将入厂检查的结果作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电子污染已成为了严重的污染源。目前,世界各地为了控制电子污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约束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和个人消费行为。电子生产企业如何实施有害物质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国门的焦点。我国在 2007年3月1日正式施行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有害物质的管理、控制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电子制造企业主要是指从事制造电子雷达、电子通信设备、广播电视器材、计算机、家用电器、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企业。电子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指铅、水银、镉、六价铬、特定溴系阻燃剂(pbb、pbde)等的统称,这些有害物质是电子污染的重要来源,会严重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为了防止电子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电子制造企业必须采取严谨的、持续的、有意识的管理、控制,才能取得实效。电子制造企业付诸于实践时,必须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对材料的化学物质实施全面的系统管理,并在企业内部要设有专职的质量部门、先进的检验设备、严格的制造流程,并在不断完善和强化的基础上,构筑一个可预防、可控制有害物质的体系模式。

电子制造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手段和实际的控制方法。本文总结了电子制造企业对有害物质的管理工作的体会和经验,以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管理人员有所借鉴。

1 有害物质管理目标的确定

有害物质的管理目标要有可行性,一般是分几个步骤来实现的,即完成获取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成分信息、完成含有有害物质产品的替代、最终完成无害产品上市等几个阶段。另一方面,围绕有害物质的管理目标,企业内部还要利用教育培训、宣传单、板报展示、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标语口号征集等活动,使所有员工都能知道对有害物质管理的内容,并了解企业完成这些目标的进展情况。

2 建立适应有害物质管理的组织机构

有了明确目标,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在企业内建立有害物质管理组织机构正是实现目标的基础,该机构是用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起来的保证。各企业参与有害物质管理的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但环境部门、开发部门、质量保证部门、采购部门、生产计划部门等都在有害物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管理,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要求各个部门的领导必须参与对有害物质的管理。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如下:

(1)有害物质管理专门机构

负责有害物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跟踪掌握各阶段有害物质管理计划的推进状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议制定、修改企业内相关有害物质体系控制的文件;维护获取的调查信息及资源共享处理等。

(2)环境部门

负责获取国内外有关有害物质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信息,及时在企业内部传达宣传;按照有害物质管理负责人的要求制定企业教育和培训计划;落实组织企业内部监察,监督日常有害物质管理的实施情况。

(3)生产计划部门

负责客户信息的收集、沟通;无害产品上市日程的整体把握;企业生产产品总体计划的安排和控制。

(4)采购部门

负责与供应商的沟通和管理;采购订单、材料到货的整体控制。

(5)开发部门

负责设计规格、使用材料的有害物质成分的确认和管理;材质变更的管理;对有害物质替代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危险等级程度的判定。

(6)制造部门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中关于有害物质管理的标准进行操作;严格管理生产中的材料标识及批次;管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设备设施、治具、容器、辅助材料等相关物品;委托外协厂的管理(需要其它部门配合)。

(7)质量保证部门

负责制定企业内有害物质的检查基准、检测方法、检测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异常,要及时与供应商及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负责拟制各制造部门的作业指导书,监督其实施情况;拟制、组织完善企业内部有害物质管理的程序文件。

3 建立不使用有害物质的机制

企业对有害物质的控制,最主要的是从原材料制造商处获得不使用有害物质的保证,其次是企业自身从生产开始到最终产品到达顾客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确保产品不含有有害物质。企业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将这些产品的生产记录保存完好,以便在将来相关检查机构或客户抽查时,企业能够提供证明自己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步骤和措施的证据。建立不使用有害物质的机制如图1所示:

建立不使用有害物质管理体制的要点主要有: (1)建立不使用有害物质的开发体制;(2)建立材料到货时的检查体制;(3)建立在生产工序中不使用有害物质和工序管理的保证体制;(4)建立保证不使用有害物质的人员体制。

4 企业内部实施有害物质控制的管理方法

电子制造企业应从材料的选择、采购、使用到最终完成品发货等环节实施对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不混入、不流出。生产材料到达企业后的基本流程为:到货检查、仓库保管、制造工程、完成品发货。由于在公司的区域范围内,各部门是分开的,因此每个部门都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才能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流出。

4.1 开发部门的管理

(1)开发设计阶段

电子制造企业要在电子行业中有所发展,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善于不断从事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充设备投资。在产品的开发阶段首先应选择符合有关再生资源和能源等法律、法规中要求的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负荷低的材料,并追求资源化和节能化,有进行可再利用的设计方案,一定要保证材料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符合有关法规的限值。欧盟《eu有害物质限制》法规的限制标准见下表。

(2)设计变更的管理

设计变更前需要同供应商明确变更理由,并与供应商达成不使用有害物质协议。在变更规格前,必须针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及评价。如果材料构成成分(含2次加工)或其他有关项目发生改变时,必须再一次实施对有害物质的调查。

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1)规格、材质的变更;2)生产工艺变更,包括更换作业方法或合理化的改造;3)供货厂商的更换;4)生产设备变更等。

4.2 采购部门的管理

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供应商的日常管理和年终评价。将有害物质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使供应商了解和掌握本企业对有害物质的管理方针及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有害物质管理体制和预防措施。

在整个供应链实施有害物质控制管理,主要是针对制造企业。在实施有害物质控制过程中,如果上游制造商没有提供材料所含有害物质的相关信息,那么下游企业就不能够完全分析出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含有有害物质的情况,更不可能准确地对完成品进行分析。所以为了加强对有害物质的有效管理,所有涉及产品的制造商都应实施有害物质的调查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采购的产品是无害的。

4.3 质量检查部门的管理

质量检查部门要严格把好到货材料的入检关,在实施有害物质检测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必须建立材料入厂检查的报检流程,明确检测的方法、检查的频率、测定的部位等,最大限度地验证到货材料是否有害。材料实施有害物质检查的管理内容主要有:(1)针对有害物质的化学元素法规标准明确企业的管理基准;(2)明确到货材料的检查频率,常规检查要对首次到货的材料进行全批次的抽检,针对含有有害物质危险等级高的材料实施重点管理,检查频率以每一批号为基准,也可以按照供应商生产批号来确定;(3)检测仪器精度的选择、维护和校正,购置仪器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自主选定,但应该具备简易的检测设备。

对完成品的检查是产品流向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对完成品实施有害物质检查的目的是:保证产品不含有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作业人员是否使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尤其是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和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并行使用阶段)以及设备发生异常而时是否产生了有害物质。

完成品检查的管理内容主要有:(1)制定完成品的检查基准,主要包括检查步骤书、对半成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及实施工序巡回检查等;(2)抽查数必须与生产日期或制造批次相符;(3)辅助性元器件等(不检查现货时)可将入厂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入厂检查的管理模式,首先应根据现场材料的到货情况,明确检测范围,其次要有相关的人员、检测设备,在检测无遗漏的前提下,确保检测精度,而后将有害物质的管理程序形成企业体制和文件,使其管理有据可依。材料有害物质检查管理流程见图2。

4.4 保管仓库的管理

保管仓库在企业中有着相对独立的业务规范,主要负责实施对材料的入库、出库及在库的管理,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在接收材料时,必须做好到货材料的有害物质标识、生产批次的记录。在库内存放的材料还要做好区域标识,严格防止不同批次材料的混放。材料报检合格后方可送交制造部门,并在材料批次区分的前提下,先入先出,保证库内的材料在有效期内,实际库存数量与出入库数量要确保没有误算。

建立标识管理的意义为:实施材料标识管理,并保证在发生异常时能快速应对和进行数量跟踪。

4.5 企业内部的管理

企业内部各制造过程是产生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为了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了解本工序的作业内容。坚决杜绝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并要预防设备出现异常或残留物浓度增加而导致产品含有有害物质。此外,在企业内部还要积极开展诸如制造部门间的质量改进与问题预防小组,强化整理、清洁、安全的管理,使制造现场整洁、有序。对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空气净化等)的工序要对其实行合理的监控,当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给予解决。

(1)每道生产工序都应有完善的作业指示书,明确对含有有害物质材料的管理项目,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流程的要求,将生产现场的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定位,并由专人管理。

(2)各制造部门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做好区域标识、批次管理,防止不同批次的混放。材料在使用时,应在确保批次、品番区分的前提下,做到先入先出,并做好使用记录。作业人在材料或班次交接时,也必须有非常明确的标识,原则上后工序应确认前工序的标识状况,对确认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部门间的反馈,及时解决。

(3)加强对专用设备、工具及各种容器设施的管理,根据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制度,以保障设备正常使用效率及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在切换材料时,为了防止上次操作时的材料残留,必须充分清洗使用设备。工序巡回检查流程见图3。

5 对含有有害物质材料的替代

目前,电子制造无害材料的替代已经得到了承认和推广,尤其是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使许多以往无法实现的设想成为了现实,如无铅焊,现在的技术已经解决了虚焊问题;cr +3 材料替代cr 6+ 材料后,无论从外观到材质的硬度都达到了要求;还有无汞电池等。当然在无害化的改进中,难以避免需要增加一些成本、设备的投入,但从长远利益出发,这些对企业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减少间接费用等方法,达到成本的总平衡。

6 异常情况的处理

在对有害物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企业经常会遇到产品含有有害物质的情况,无论是来自客户的反馈,还是企业内检测的结果,质量保证部门都要以材料异常联络书的形式通报给相关部门,并追溯到供应链的上游,调查产生异常的原因。在无法得到可靠数据和供应商(制造商)明确答复时,可委托第三方实施检测。

异常情况的处理内容主要有:

(1)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在企业内部对该材料进行连续检测跟踪;

(2)完成品出库终止,对库存品进行确认及出库数量统计;

(3)向供应商(制造商)取得相关产品生产、供货数量方面的信息;

(4)及时采取市场应对措施,停止产品销售,确认销售产品数量,并与客户及时沟通,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5)对其它产品或材料展开管理,防止异常情况再次发生。


环保小常识 | 环保新闻 | 绿色环保 | 生态环保 | 节能环保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4-2018人人环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鲁ICP备11031579号